[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6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小伙伴的试验数据有问题找我们处理,用DataSmoothing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 A Program for Data Smoothing [试验数据曲线平滑+降噪工具] 做个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以下是小伙伴的数据,可以看到很多地方抖动厉害,无法直接使用,必须经过修正处理。 这是小伙伴的试验滞回曲线 可以发现,原始的滞回曲线极度不平滑,非常多毛刺点,无法直接使用,需要修正。 将滞回曲线数据导入 DataSmoothing,通过简单设置参数,点击Run Smoothing运行修正,即可完成修正,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在图形面板上将修正后的数据单独显示,可以查看修正的效果,若修正效果不理想,可以再次调整参数,然后运行分析。对于这个例子,可以发现修正后的数据非常漂亮,基本可直接使用了。 修正完毕后,可点击Save Results保存数据结果,以下是将数据结果在EXCEL中绘制折线图的效果。 DataSmoothing  的软件案例 ( Application Examples) [01]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1 [02]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2 [03]  …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5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利用小伙伴的数据做个案例,DataSmoothing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 A Program for Data Smoothing [试验数据曲线平滑+降噪工具] 的案例。以下是小伙伴的数据,可以看到很多地方抖动厉害,想进行平滑处理。 打开DataSmoothing导入数据 设置参数,点击Run Smoothing进行平滑修正。 如下图所示,经过修正后的数据明显平滑了。 点击 Save Results保存结果,并在EXCEL绘图如下。修正前后的图形对比可见,平滑修正后的数据“颜值”得到了改善。 DataSmoothing  的软件案例 ( Application Examples) [01]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1 [02]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2 [03]  [工具][试验][编程] …

[结构][设计][规范] 广东省标高规及国标高规关于“嵌固端”规定的异同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广东省标准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T 15-92-2021 条文 5.3.7 结构计算时,嵌固端宜设于基础面或地下室底板面,也可设于地下室楼盖或顶板面。当以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计算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应小于首层侧向刚度的2倍。当计算地下室的层侧向刚度时,可用壳元或其它合适的单元模拟地下室外墙,并可考虑土侧向约束的影响。 条文说明 计算模型中嵌固端的物理意义是水平位移和转角均为零。基础底板面或地下室底板面的约束条件较为接近计算假定。计算时可用土弹簧模拟地下室外侧土约束的影响,土弹簧刚度的选取宜与地室外岩土的工程性质匹配。当计算嵌固端设于地下室底板面时,基础底板以上各层地下室楼盖可不统计扭转位移比、受剪承载力比、刚度比等计算指标,是否属多塔结构由地面以上的结构构成判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计算嵌固端时,如地下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小于首层的2倍,可近似满足水平位移的约束 条件,但转角不为零。当地下室顶板采用带托板的无梁楼盖,板厚取较小柱距的1/25和300mm的较大值,设置了宽度不小于柱宽的配筋加强带(暗梁),且满足地下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小于首层的2倍时,可作为上部结构的计算嵌固端。计算结构的侧向刚度时,宜同时考虑结构的剪切和弯曲刚度。当地下室顶板整体刚度大、采用梁板结构且板厚不小于150mm,或采用无梁楼盖且板厚不小于300mm时,可按整个地下室的实际结构计算侧向刚度。当地下室顶板以上有多栋塔楼时,地下一层的侧向 刚度应不小于所有塔楼首层侧移刚度的两倍,方能以地下室顶板作为计算嵌固端。   国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 2010 5.3.7 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 条文说明 5.3.7 本条给出作为结构分析模型嵌固部位的刚度要求。计算地下室结构楼层侧向刚度时,可考虑地上结构以外的地下室相关部位的结构,“相关部位”一般指地上结构外扩不超过三跨的地下室范围。楼层侧向刚度比可按本规程附录E.0.1条公式计算。 从以上对比可见,大体上是一致的。主要差别是,对于刚度较大的楼盖,省标计算侧向刚度比时可按整个地下室的实际结构进行计算,而国标是要求“相关部位”。 相关博文( Related Topics) [01] [工具][软件][规范] 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反应谱计算工具 [02] [结构力学][结构设计] 两端固支梁弯矩为0点距端部的距离 [03] …

[新闻] RBS丛书 |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编程与软件应用》出版啦

转载至 RBS建筑结构 公众号.. RBS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研究系列丛书崔济东博士主编的新书《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编程与软件应用》出版了。 01 书籍介绍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结构抗震设计是保证结构地震作用下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也是结构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能。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是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从事结构抗震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深感掌握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相关理论和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对结构设计中最常用的地震反应分析知识模块进行了归纳,并与自身多年的学习经历及软件编程经验相结合,整理编辑成册,与读者分享。本书介绍了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包括逐步积分法、振型叠加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等方法,涵盖了弹性体系、非弹性体系、消能减震结构、隔震结构等结构体系,并对反应谱分析、结构的能量分析、三联反应谱、阻尼矩阵构造等内容进行了专题介绍。各主要章节均给出了详细的公式推导及完整的MATLAB编程代码,并基于SAP2000及midas Gen软件给出相应的应用案例,通过编程与软件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习的效率,感受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技术的魅力。 本书可作为一线结构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理论学习与技术应用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结构动力学和工程抗震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参考书。‍ 02 崔博士介绍 崔济东博士(1988.06-),RBS资深工程师,程序研发部主管,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结构弹塑性分析。2017年博士毕业后,入职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RBS),主要从事复杂结构、超高层结构及消能减震结构设计、分析与优化工作及结构软件研发工作,致力于建筑结构设计及结构有限元技术、计算机编程技术、BIM及参数化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目前发表结构工程研究论文 10 余篇,出版专著3部:《PERFORM-3D 原理与实例》,《有限单元法——编程与软件应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编程与软件应用》。 自入职以来,崔博士在珠海横琴国际交易广场项目(复杂连体)、海口华润中心3#地块 6#、7#住宅、福州世茂108大厦(518m)、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项目T1塔楼(498m)、深圳超级湾总部C塔项目(复杂连体)、武汉华中科学生态项目BC地块(复杂多塔连体)、昭通高速凤凰广场建设项目办公酒店工程、无锡博览中心C地块网球馆等多项复杂及超高层项目的设计及顾问工作中承担重要工作,表现突出。除此之外,崔博士非常乐于探索,具有科研精神及较强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在公司内部的科研项目中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并主持高等结构分析部软件研发组的程序开发工作,在公司内部研发了多款计算分析工具,大大提高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 03 总经理丛书序言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简称RBS)是国内率先成立的规模最大的单专业甲级结构设计事务所。自2003年成立以来,RBS秉承“创造结构精品是我们的目标”的企业宗旨,以及“追求卓越、专业专注、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致力于提供结构设计、咨询顾问、软件开发、专项研发等多方面的专业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业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RBS尚以“传播技术、承启思想”为己任,通过“RBS定向公益基金”(RBSf)、“传·承”系列访谈节目、“结构思享汇”沙龙等多种形式,致力于建筑行业的技术分享以及人文传承。“RBS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研究系列丛书”是RBS传播技术、分享知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公开出版书籍的形式与广大工程师分享RBS在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领域方面的积累,其内容涵盖结构基础理论、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计算分析、结构专项研究、结构计算机编程、结构参数化设计、复杂工程案例等多个方面。 希望“RBS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研究系列丛书”的出版,能帮助广大工程师朋友巩固结构工程基础理论知识、提高结构设计与分析水平、了解业内新技术的应用,进而提高工程师的综合能力。RBS愿与广大同行、客户朋友一起,立足专业、创造精品,为建筑结构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李盛勇 RBS总经理、执行合伙人、副总工程师 2021年10月29日 04 总工程师寄语 结构地震动力分析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分析模型的建立、运动方程的建立及方程的求解等内容,其中涉及到了地震工程学、结构动力学和数学方面的知识和概念。随着设计计算软件的日益完善,这些较为复杂的计算求解工作已经被封装成类似黑盒子的工具包,便于设计中直接调用。但作为结构工程师,深入理解并掌握结构地震动力分析的相关理论和应用仍然是非常必要的,而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莫过于自己动手去实践这些求解算法。 崔济东博士作为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RBS)的设计骨干,在参与诸多高难度设计项目的同时,始终坚持编程计算与设计并行的工作方式,大大加深了对算法的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本著作可以视为结构动力学的编程实践教材,作者立足结构地震动力分析,由浅入深,给出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公式和完整的编程代码,并与软件应用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希望本书能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周定 …

[数学][软件] FOUR_TRAN Example 3: Earthquake Ground Acceleration Frequency Spectrum Analysis [FOUR_TRAN傅里叶分析工具 案例3: 地震波频谱分析]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2020 年写的题目,现在已经是2022年了…… 这两天补上笔记                       关于软件( About the Program)   [01] [数学][地震动][软件] FOUR_TRAN: Fourier Analysis Tool [傅里叶分析工具] 案例 ( Examples …

[软件][试验] SawtoothRemove滞回曲线锯齿修正工具——案例1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小伙伴试验数据出问题,找我们处理。 用小伙伴的试验数据做的 SawtoothRemove([软件][试验][研究] SawtoothRemove: Remove the Sawtooth Patterns in Your Test Data [剔除试验数据中的锯齿]) 案例。直接上图,看修正过程和结果。 (1)将滞回曲线数据导入SawtoothRemove,从下图可以看见,滞回曲线有非常多的局部跳动,这种跳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锯齿。 (2)点击Analyze Loop分析滞回环,分析完毕我们可以在LOOP No.下拉菜单中查看各个滞回环,各个滞回环会在右边的绘图面板中显示。 (3)可以单独显示某个滞回环曲线,可以发现单个滞回环曲线有非常多的锯齿。 (4)直接点击 “修正数据的锯齿” 按钮,可一键修正锯齿,如下图所示,修正的曲线如红色所示,变得非常平滑,原来的锯齿修正了。 (5)可单独显示修正后的曲线,如下图。 (6) 最后点击 “输出EXCEL曲线图” ,可将曲线图直接输出到EXEL表,方便使用者进行后续数据的处理。 另外网站还提供了其他几款用于修正试验数据的工具,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 NoiseRemoval:http://www.jdcui.com/?p=15046 …

[软件][工具][编程] GAAGM: Graph Animation and Animated Gif Maker [曲线图动画及Gif动图生成工具][滞回曲线动画演示]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程序图标 ( Program Icon ) 程序介绍 ( Program Introduction) 曲线图动画及Gif动图生成工具,可以用于制作一些数据演示。 程序界面 ( Program Interface ) 程序演示视频: 以下是测试的几个例子 生成的GIF动图。 (1)滞回曲线 (2)地震波时程 (3)SIN函数 (4)螺旋线 下载 ( Download ) (  如果您需要使用这个软件,请在这给网站捐助:http://www.jdcui.com/?page_id=4813,捐助不少于【100RMB】,捐助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评论,软件将通过网站管理员QQ:3014479529给您发送,敬请尊重劳动成果 !!!)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结构][设计] 柱对筏板冲切算不过,又不能加厚筏板,怎么办?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来自小伙伴 吴金诚 的分享 0 钢筋对筏板抗冲切承载力的贡献 前阵子做的一个项目,遇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项目采用的是桩筏基础,在基础验算的时候,发现塔楼范围内有个别柱下的冲切算不过。我们常用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加厚塔楼范围内的筏板厚度;二是在柱下局部加厚,做成柱墩。但是业主觉得上述第一种方法增加成本比较多,第二种施工又不是很方便。因此,我们只能“另谋出路”。 其实,目前常用结构常用分析软件在进行冲切计算时,均只考虑混凝土对抗冲切承载力的贡献,不考虑钢筋的贡献。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下统称“《混规》”)6.5.3给我们提出考虑钢筋时的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而我们的项目最终也是通过配置抗冲切钢筋的方法解决局部抗冲切不满足的问题。下面以一个配置抗冲切钢筋的算例,介绍一下抗冲切钢筋的计算过程以及节点大样。 1.筏板抗冲切箍筋布置方式 我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抗冲切箍筋的布置方式。 (1)根据《混规》9.1.11,我们设计了以下抗冲切钢筋的布置方式,抗冲切钢筋布置大样如图1所示,相关平面图图例说明如图2所示。 其中①号筋为抗冲切箍筋,计算时仅考虑冲切面以内的抗冲切钢筋对抗冲切承载力的贡献; ②号钢筋为架立筋。下述抗冲切钢筋的验算依据此类布置方式。 图1 抗冲切钢筋布置大样一 图2 抗冲切箍筋平面图图例说明 (2)第一种抗冲切钢筋的布置方法虽然有规范的依据,但在施工上可能不太方便。因此,我们提出了第二种布置方法,详图3。此种布置方法是在筏板底部与顶部通常筋之间布置抗冲切拉筋,布置范围为冲切面以内。抗冲切拉筋的计算原理与抗冲切箍筋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图3 抗冲切钢筋布置大样二 2.计算条件 (a)Z1范围底板平面图 (b)Z1冲切验算结果 图4  Z1抗冲切计算结果与抗冲切箍筋布置 由图4可知,未配置抗冲切箍筋时,Z1冲切系数为0.88,小于1,不能满足抗冲切承载力要求,因此配置抗冲切箍筋C18@150。下面对进行验算配置抗冲切箍筋后的柱下筏板冲切承载力进行验算,以下为计算参数(计算参数均可从盈建科柱冲切计算书中读取): ft = 1.57N/mm2;h0 = …

[下载][编程][结构][设计] PELL: 隔墙线荷载/面荷载计算工具 (Partitions Equivalent Line Load)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程序图标 ( Program Icon ): 程序介绍 ( Program Introduction) 隔墙线荷载计算、隔墙面荷载计算。 Partition wall line load calculation, partition wall area load calculation 程序界面 ( Program Interface )     下载 ( Download ) (  软件是免费的,如果需要这个软件,请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评论,软件会发送到您的评论邮箱,敬请尊重劳动成果 !!)   …

[下载][软件][结构设计] BeamWebRebarNum: RC梁的构造腰筋计算工具 [Calculation tool of waist reinforcement for RC beam]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之前写的小工具,整理分享给大家。 程序图标 ( Program Icon ) 程序介绍 ( Program Introduction) 根据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计算钢筋混凝土梁的构造腰筋。 规范条文: 6.3.1 矩形、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截面腹板的高度hw: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I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9.2.13 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但当梁宽较大时可以适当放松。 此处,腹板高度hw按本规范第6.3.1条的规定取用。 程序界面 ( Program Interface ) 下载 ( Download ) (  如果需要这个软件,请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评论,软件会发送到您的评论邮箱,敬请尊重劳动成果 !!)   (大家注意评论邮箱要填写正确,后台自动发送软件,如果邮箱填写错误,会发送不到。) 相关软件资料 ( …

[下载][软件] BeamRebarNum: RC梁纵向钢筋单排最大根数[Maximum Number of Beam Longitudinal Reinforcing Bars]

[Software][软件] 梁纵向钢筋单排最大根数。根据混凝土规范GB 50010-2010计算梁纵向钢筋单排最大根数。A Program for calculating the maximum number of beam longitudinal reinforcing bars based on Chinese concrete design code GB 50010-2010.

[软件][动力学][Dynamics] NSDOF算例6——设置黏弹性阻尼器单自由度体系动力时程分析 (Dynam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of a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ystem with viscoelastic dampers)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粘弹性阻尼器是一种有效的减震控制装置,主要依靠粘弹性材料的滞回耗能,为结构提供附加刚度和阻尼,减小结构动力反应,从而实现减震目标。粘弹性阻尼器既能提供刚度,也能提供阻尼,其典型的滞 回曲线为椭圆形,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下图 所示是粘弹性阻尼器的滞回环形状示意。 粘弹性阻尼器,恢复力由两部分构成,即速度相关部分和位移相关部分,具体如下 NSDOF提供了单自由度主体结构及黏弹性阻尼器并联的动力时程分析模型,以下做两个测算。 第一个算例,结果部附加任何阻尼器,结构刚度取10,阻尼比取0.05,对应的阻尼系数为0.15915,点击运行计算可获得对应的力、位移响应结果及能量图。由能量图可见,此时主要包含3种能量:动能+应变能+阻尼耗能 第二个算例,主体结构的阻尼取0,刚度取一个很小的值0.0001,几乎可忽略,同时设置黏弹性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为0.15915,与算例1中的主体结构的阻尼系数一致,黏弹性阻尼器的刚度取10,鱼算例1中的主体结构的刚度一致。因此可知,算例2的计算结果应该与算例1是一致的,相当于用一个黏弹性阻尼器去等效一个单自由度系统。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结果可见,算例2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响应均是与算例1一致的。不同的是,算例2的能量图,此时主要包含2种能量:动能+黏弹性阻尼器的耗能,因为用黏弹性阻尼器等效算例1的主体结构,同时也可以发现,黏弹性阻尼器的耗能等于算例1主体结构的应变能及阻尼耗能的叠加。 另外从滞回曲线可以发现,黏弹性阻尼器的滞回曲线是椭圆。此时黏弹性阻尼器的滞回曲线也等于算例1主体结构他弹性恢复力滞回曲线及阻尼力滞回曲线的叠加。 相关话题 ( Related Topics) [01]. [Tool] SPECTR – A program for Response Spectra Analysis [反应谱计算程序] [02]. [程序][Tool] Ground Motion Selection [强震记录选取] [03]. [程序][软件]Ground Motion …

[笔记][结构][设计] 核心筒斜墙收进转换区设计要点 (Inclined wall transfer zone of corewall)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典型核心筒斜墙转换区的受力如上图所示。 在斜墙斜率取值合理的情况下,斜墙的竖向力的水平力分量通常主要通过起止层楼板、剪力墙及连梁自平衡抵抗。核心筒外梁板分担的力实质上是非常小的。 斜墙起始层,核心筒内受拉,核心筒外受压。 斜墙终止层,核心筒内受压,核心筒外受拉。 斜墙中间楼层,通常不分担水平力。 通常情况,斜墙起始层楼板受力较大,终止层受力较小。 由于起止层楼板的重要,因此,通常起止层楼板需要加厚,配筋需要加强。 沿斜墙方向,由于拉力需要靠内墙及连梁形成的自平衡体系抵抗,因此需要复核连梁及内墙的水平拉力,如果拉力较大,需要加强,比如在关键传力连梁上设置贯通剪力墙的钢骨。 斜墙主要是竖向荷载传递上特殊,因此需特别关注竖向荷载下斜墙区域的受力特性(楼板应力、斜墙位移、连梁拉力、内墙抗剪、斜墙面外受力)。 相关博文( Related Topics) [01] [工具][软件][规范] 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反应谱计算工具 [02] [结构力学][结构设计] 两端固支梁弯矩为0点距端部的距离 [03] [抗震][结构设计][规范] 非抗震设计情况下混凝土柱的“轴压比”可达多大? [04] [结构设计][动力学] YJK中CQC振型组合地震力的复核 [05] [结构设计][楼梯] 混凝土楼梯施工图笔记 [06] [结构][设计][规范] …

[结构][设计][笔记] 一万千牛的力有多大?(How strong is the force of 10,000 kN)

坚持实干、坚持实践、坚持积累、坚持思考,坚持创新。 随后更新。。。。。。               相关博文( Related Topics) [01] [工具][软件][规范] 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反应谱计算工具 [02] [结构力学][结构设计] 两端固支梁弯矩为0点距端部的距离 [03] [抗震][结构设计][规范] 非抗震设计情况下混凝土柱的“轴压比”可达多大? [04] [结构设计][动力学] YJK中CQC振型组合地震力的复核 [05] [结构设计][楼梯] 混凝土楼梯施工图笔记 [06] [结构][设计][规范] 关于结构倾覆力矩计算公式的另一种理解 …

[笔记] OpenSees中的瑞丽阻尼( Rayleigh Damping in OpenSees)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小伙伴拿了两份OpenSees资料问,OpenSees中瑞丽阻尼( Rayleigh Damping)的刚度系数应该如何取,搞不清楚几个刚度系数的关系。 OpenSees中Rayleigh_Damping的命令在这:https://opensees.berkeley.edu/wiki/index.php/Rayleigh_Damping_Command 具体贴图如下: 由图可见,OpenSees的瑞丽阻尼可以考虑三种刚度矩阵,并且可以考虑不同的刚度系数。 三种刚度矩阵为: current stiffness maxtrix, initial stiffness maxtrix, committed stiffness maxtrix, 前两个比较好理解,如字面意思,分别为当前刚度矩阵和初始刚度矩阵,最后一个committed字面意思为 提交完成。其实说的是上一步收敛的刚度矩阵。在OpenSees中,非线性迭代收敛后,都是通过commit函数进行收敛后相关变量的保存或者传递工作,所以带committed的变量为上一步收敛状态的变量。这个可以在源代码中看到。 用不同的刚度矩阵建立阻尼模型,分析结果肯定是有所差异的,通常差异可能不大(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可以看这条命令底下的参考文件),但可以确定的是,使用当前刚度矩阵或者收敛刚度矩阵,计算量肯定会比使用初始刚度矩阵大一些,一般常规的设计软件,主要是用初始刚度矩阵及质量矩阵建立瑞丽阻尼,此时betakinit及alphaM可取1.0,其他刚度系数可取0。 相关话题 ( Related Topics) [01]. [Tool][软件] OSMatTest: OpenSees Material Test [OpenSees单轴材料测试工具] [02]. OpenSees …

[软件][动力学][Dynamics] NSDOF算例4——设置摩擦阻尼器单自由度体系动力时程分析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介绍 NSDOF ( [软件][更新][Dynamics] NSDOF v2021: A Tool for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of SDOF System (NSDOF单自由度系统动力非线性分析工具 v2021)  ) 设置摩擦阻尼器的单自由度体系动力时程分析。简单来个step by step图片演示吧。 STEP 1: 导入一个震荡动力荷载 STEP 2: 假定主体结构为弹性,设置摩擦阻尼器的摩擦力及刚度。 STEP 3: 点击Run …

[工具][教程][试验] CFHLA单向往复滞回曲线分析 使用操作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CFHLA软件连接:[工具][试验][更新] CFHLA(v1.1): Cyclic/Fatigue Loading Hysteresis Loop Analysis [单向往复与疲劳滞回曲线分析工具][单向往复加载] 借用小伙伴的数据,做个CFHLA简单操作。 STEP 1: 打开软件 STEP 2: 导入滞回曲线 (数据为两列的文本格式,一列为位移,一列为力) 数据较大,为了方便测试,可以指定导入最大数据行号 STEP 3: 运行分析 STEP 4: 滚动LOOP NO. 下拉菜单,可高亮显示各个滞回环,查看软件滞回环是否划分正确。 STEP 5:点击相关按钮,输出图形结果或者文本结果。 相关博文( Related …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4 (隔震支座竖向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利用小伙伴的隔震支座竖向滞回曲线数据,做一个DataSmoothing曲线修正的案例。 STEP 1:导入滞回曲线 (可以发现,滞回曲线非常抖动,主要是出现在Y轴,PS这里力和位移有点对调了,不过不影响分析,是位移出现了抖动) STEP 2:按方法1的初始参数对曲线Y数据进行修正,由图可见,初始参数不合适这个实验数据,修正效果很差,并没有剔除掉无用的凸起。 局部放大数据可发现红色修正数据依然非常多锯齿,需要调整参数进一步修正。 STEP 3:按方法1重新调整参数,进行修正。此时红色的修正数据效果较为理想。 局部放大数据可发现红色修正数据已经得到了平滑,而且较为精确的捕捉到了原始数据的趋势。 STEP 4:查看修正效果OK后,可以将数据输出为EXCEL绘图。 DataSmoothing  的软件案例 ( Application Examples) [01]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1 [02]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2 [03]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 + OutlierRemoval 试验滞回曲线修正与平滑案例 [04] …

[工具][软件]OSFSV v2021: OpenSees Fiber Section Viewer [OpenSees纤维截面可视化工具]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一直想更新这个软件,这款软件最早在2017年开发出来的时候,算是全网唯一的opensees的纤维截面工具,最近终于可以抽时间进一步对这个软件进行更新。 程序图标 ( Program Icon ) 程序介绍 ( Program Introduction) OpenSees纤维截面可视化工具 (OpenSees Fiber Section Viewer)。程序基本功能是,解析OpenSees的.tcl文件,提取其中的纤维截面,显示具体的纤维截面剖分情况。OpenSees Fiber Section Viewer is a visualization program for fiber secion in OpenSees. 编写这个程序的主要目的是,由于很多.tcl文件编写时,纤维截面的定义采用的是 OpenSees 提供的path和layer命令,这些命令容易编写却不方便查看,难以检查具体的纤维截面剖分是否正确。尤其是在阅读别人编写的 .tcl …

[结构][设计][笔记] 转角窗?转角折梁?受力过大?抗与放?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小伙伴计算模型,在检查转角窗,发现转角折梁受力很大。这种转角位置的折梁悬受力大,本质上主要是由于1和2两片墙转角引起的竖向变形差引起,在角点上给梁点铰的情况下,其实是两根悬挑梁端部竖向反向变形的过程,一根梁顶部受压,另一根梁底部受拉,两根梁剪力都很大,且反向。这个时候只需要将其中一根梁两端点铰,梁跨中钢筋配足,另外一个根梁按悬臂梁,面筋或底筋配足似乎就能解决…….硬按两端悬挑梁配反而可能不利,可能形成三铰机构。   总体上,上图传力其实非常不好,如果能把右边悬挑段做成剪力墙,就比较合理。 关于转角窗的做法,找到的资料都是建议加强: 朱炳寅《建筑结构设计问答与分析》 国标图集《G329-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混凝土结构)05SG109-3 总体上,规范是不建议做这种转角窗,实际是一种取消角部剪力墙,角部传力不连续的操作。对于转角窗,规范统一建议是加强。可能考虑到转角窗部位是结构的薄弱部位,除了前面分析的面外受力问题外,还有其他诸如墙体传力连续性和整体性等方面的考虑,有点类似核心筒外框建议闭合一样,依然宜做强。从前面的例子来看,也正是因为转角折梁起了协调两片剪力墙1与2的作用,所以才导致折梁受力很大,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到底这根这个角部区域及折梁是否能起到这个协调两片剪力墙变形的作用,能抗则加强,实在不能抗,加强了也是白搭,那还不如先释放?然后再回到前面的例子,从加强角度应该当成一根折梁,从放的角度应该选一根梁两边点铰,仅在角部给梁点铰的这种做法不合理。 抗与放永远是个矛盾!! 相关博文( Related Topics) [01] [工具][软件][规范] 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反应谱计算工具 [02] [结构力学][结构设计] 两端固支梁弯矩为0点距端部的距离 [03] [抗震][结构设计][规范] 非抗震设计情况下混凝土柱的“轴压比”可达多大? [04] [结构设计][动力学] YJK中CQC振型组合地震力的复核 [05] [结构设计][楼梯] 混凝土楼梯施工图笔记 [06] [结构][设计][规范] …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3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小伙伴试验数据出问题,找我们处理。 用小伙伴的试验数据做的 DataSmoothing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 A Program for Data Smoothing [试验数据曲线平滑+降噪工具]) 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 直接上图,看修正过程和结果。 将数据导入DataSmoothing: 原始数据在滞回环的角点存在异常凸起: 对于这个情况,采用默认的参数,进行一个低阶的平滑参数修正,修正后滞回曲线如下图 可以看到,修正后,滞回环角点的异常突出点基本消除了。 DataSmoothing  的软件案例 ( Application Examples) [01]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1 [02]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试验滞回曲线平滑修正——案例2 [03]  [工具][试验][编程] DataSmoot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