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地震作用][规范]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一些概念总结 (Basic Concepts of Response Spectra Method)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温故而知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1)振型型分解法,首先是进行模态分析,有多少个动力自由度,理论上就有多少个模态,相应的有多少个周期(频率),及振型。 (2)振型向量关于质量矩阵及刚度矩阵正交。因此,无阻尼运动方程可以实现解耦,将耦合的运动方程,解耦为多个广义单自由度运动方程。 (3)如果阻尼矩阵也满足于振型的正交性条件(如,瑞丽阻尼),则有阻尼结构的运动方程也可以解耦,解耦为多个有阻尼的广义单自由度运动方程。 (4)解耦后的单自由度方程的频率就是振型的频率。即,看是错综复杂的多自由度的震动过程其实是多个规则的不同频率的三角函数组成的。(PS. 自然界就是这么神奇,就像傅里叶变换一样,看是动态的,实则背后是静态的,是死的,太可怕了,无规律的东西,从频率来看,背后却是规律的… 这里不扯这个。 (5)振型无绝对大小,只是表示结构按某个具体频率振动时,各个动力自由度的振幅的相对大小。 (6)利用振型将多自由度方程解耦后分,若对解耦的单自由度方程进行时程分析,该方法常称为模态时成分析方法。若对解耦的单自由度方程进行反应谱分析,则称为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这是目前结构设计规范的主流设计方法。 (7)振型分解法依靠振型对运动方程进行解耦,而振型是与弹性刚度及质量相关的,因此,机遇固定的振型对运动方程解耦,也意味着结构必须是弹性,该方法仅适用于弹性分析。 (8)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由于引入了反应谱,使得结构工程师主要关注最大值,查看结果简便了,但是简便也带来了问题,因为反应谱丢掉了时程结果的许多信息。 (9)由于反应谱法只能获得最大值,因此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涉及多个层次的组合问题。首先,各振型的极大值怎么叠加组合为最后的响应,该部分组合是所谓的“振型组合”,如常见的ABS组合方式,SRSS组合方式,及CQC组合方式等。另外,还有一个组合问题是多个方向的地震响应的组合问题,由于不同方向的地震动严格来说是不同的,所谓的不同,是说具体的时程肯定是不同的,响应的反应谱也是不同的,不同就会导致不同步,不同步那不同方向的结果也需要组合。直接时程分析法考虑多个方向的地震同时作用,直接就把多个方向的地震波加上同时进行分析即可,无非是动力方程的右边项将不同方向的地震波叠加即可,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不行,不同方向的地震响应结果,也需要组合,先进行单个方向的效应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单个方向的极大值效应进行组合,该组合即所谓的“方向组合”。 (10)由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概念是,先计算单个振型的某个效应(如剪力,弯矩等)的最大值(正值),然后将单个振型的结果按一定的方法叠加起来,因此,振型分解再用反应谱分析再叠加的过程,丢掉了方向性。或者说,这些响应量,如剪力,只有一个统一的方向。结果都只有一个方向,那使用起来不方便,不直观,因此,在应用的时候,为了给出方向,又有研究者给出一些建议方法,判定响应方向,比如按主振型的方向,来确定响应的方向。但该方法也仅是对于一些简单结构,给出一个响应的参考方向,对于复杂结构,依然存在问题一些问题。比如,多塔连体结构,由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给出的不同塔楼的力都是同一个方向的,那振型分解反应谱可能就丢失了塔楼的反向运动,有可能存在隐患。因此,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虽然简便好用,但是也有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补充弹性时程分析。这就是为何规范要求对复杂结构进行补充的弹性时程分析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方向问题,还会引起其他相关的问题,具体工程的时候具体思考和分析。 (1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振型组合是非线性的,因此会出现诸如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楼层剪力与楼层地震力(外力)不平衡的问题。因为,楼层剪力是多个振型的楼层剪力组合而得到的,单个振型下的楼层剪力是由于楼层地震力根据平衡求解的,满足平衡关系,但是经过振型组合后(如,SRSS,CQC),又不满足平衡关系了,因为这些振型组合的方法都不是线性的。因为不能是线性的,为何振型组合不是线性?简单说,因为各个振型的极大值不是同时出现的,这个非线性就是考虑了概率性,背后理论是随机振动。 (1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实际上是一个等效静力分析,为何这么说,因为运动方程经过解耦,再套上反应谱法,对于每一个振型,相当于在各个动力自由度上加上了一个等效惯性力,然后用这个惯性力进行静力分析,得到该振型下相关的响应量,如构件剪力,弯矩,轴力等,然后再进行振型组合。因此,在有限元求解上,其实是一个静力的求解分析过程。 (13)说到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高规》及《抗规》,又要扯到“扭转耦联”这个四个字,规范也给出了,两个方法,其中第一个是 a.不考虑扭转耦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及b.考虑扭转耦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其中,不考虑扭转耦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采用的是 SRSS组合,仅考虑一个水平方向的振型,即仅进行一个方向的振型分析,不考虑另一个方向质量或扭转惯量的耦合作用。考虑扭转耦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采用的是 CQC组合(CQC,组合过程中各个振型也是耦联的,需要通过两两振型的周期比及阻尼比参数来计算),分析过程中每一个楼层考虑水平方向及扭转方向3个自由度,振型也包含三个方向的分量。 (14)关于“扭转耦联”,必须说的是,由于一般结果,质量中心及刚度中心很难完全重合,因此,结构的扭转振动总是存在的,因此,进行“考虑扭转耦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相对更精确的。 (15)另外,进行“考虑扭转耦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与是否考虑多向地震作用或者考虑哪个方向地震作用无关。不要将扭转耦联等同于双向或者三向地震作用,不考虑耦联等同于单向地震。考虑扭转耦联,本质上说的是模态分析的时候,需要考虑平动与扭转自由度的耦联,模态需要能反应扭转的成分。是否考虑多向地震作用,只是振型分解后,方向组合的问题。是否考虑不同角度的地震只是涉及到振型参与系数的计算方法。振型分析,是否考虑扭转耦联或者不考虑扭转耦联,仅仅是结构固有特性的反映。 PS. 最后几点对SRSS和CQC及“扭转耦联”的表述还不是太清楚,借筑信达 李楚舒李总 的话补充一下:完全对称(没有扭转)的SRSS和CQC的结果也有较大区别,SRSS会在地震方向低估作用,而在另一个方向高估(见Wilson一书)。所以用CQC与结构是否扭转没关系,而是振型间存在耦合这一客观存在,所以必须用CQC。所以抗规的“扭转耦联”不对,应该是“振型耦联”——这误导了很多工程师. 相关博文( Related Posts ) [01] …

[结构设计][规范][超限性能设计] “抗规”附录M抗震性能设计方法的材料“最小极限强度”

坚持实干、坚持实践、坚持积累、坚持思考,坚持创新。 《抗规》 GN 50011-2010 附录M ( 实现抗震性能设计目标的参考方法) 给出了等效线性方法进行抗震性能设计的具体方法。 其中,不同性能要求下构件承载力计算的材料取值也不同。 附录M 根据不同的要求,给出了3种材料取值进行构件承载能力计算。 包括“材料设计值”,“材料标准值”,及材料“最小极限强度值”。 其中最小极限强度值有以下具体操作方法: (1)钢材强度可取最小极限值,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采用,约为钢材屈服强度的 1.35~1.5倍; (2)钢筋强度可取屈服强度的1.25倍; (3)混凝土强度可取立方体强度的0.88倍。(PS. 去掉了混凝土规范的各种调整系数,直接保留0.88,即仅考虑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与试件混凝土强度的差异,而不考虑其他尺寸效应。) PS. 在使用软件的时候,需要注意软件验算的时候,到底使用了那个材料值。 注释 ( Comments )   ( 如果您发现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邮箱:jidong_cui@163.com . 如果您喜欢这篇博文,请在上面给我 点个赞 吧! 🙂   🙂      ( If you …

[结构设计][ENGT][超限设计] 不同模型剪力墙剪压比结果对比(ENGT超高层应用案例15)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案例:采用ENGT(ENGT: Engineering Tookit [建筑结构辅助设计工具集成系统])进行剪力墙的剪压比分析,根据规范计算剪压比,进行受剪截面验算。 关于ENGT的更多信息,可以访问:ENGT: Engineering Tookit [建筑结构辅助设计工具集成系统] 对比刚性板及弹性板6情况下剪力墙的剪压比统计结果: 可见两者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刚性板情况下,离散点较多。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结构设计][ENGT][超限设计] 墙轴压比分析(ENGT超限高层应用案例14)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案例:采用ENGT(ENGT: Engineering Tookit [建筑结构辅助设计工具集成系统])进行墙的轴压比分析。 关于ENGT的更多信息,可以访问:ENGT: Engineering Tookit [建筑结构辅助设计工具集成系统] STEP 1: Import Model STEP 2: Show Wall only STEP 3: Pick the Wall STEP 4: Plot STEP 5: Export 2 …

[结构设计][ENGT][超限设计] 框架柱受剪截面验算(剪压比)(ENGT超限高层应用案例13)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案例:采用ENGT(ENGT: Engineering Tookit [建筑结构辅助设计工具集成系统])进行框架柱剪压比分析,根据规范计算剪压比,进行受剪截面验算。 关于ENGT的更多信息,可以访问:ENGT: Engineering Tookit [建筑结构辅助设计工具集成系统] STEP 1: Import Model STEP 2: Pick the Components STEP 3: Run Analysis STEP 4: Export Excel Plot for Report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

[结构设计][ENGT][超限设计] 剪力墙PMM分析及压弯验算(ENGT超限高层应用案例12)

坚持实干、坚持实践、坚持积累、坚持思考,坚持创新。                           注释 ( Comments )   ( 如果您发现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邮箱:jidong_cui@163.com . 如果您喜欢这篇博文,请在上面给我 点个赞 吧! 🙂   🙂      ( If you found any mistakes in the post, please …

[结构设计][ENGT][超限设计] 剪力墙剪压比分析(ENGT超限高层应用案例11)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研究附加钢骨的方法对控制剪力墙剪压比的有效性。做个简答的探索。 采用ENGT可以快速选定特定的剪力墙,有针对地对特定的剪力墙进行剪压比分析。如下图所示: 选定需要分析的墙,上图选中整个塔楼的核心筒内墙。 对选中的墙进行剪压比分析,如下图所示,可见,在45~70楼层许多墙肢剪压比超限了。 下面做个研究,加入对于不满足的剪力墙,通过端部附加型钢的方法来控制剪压比,看是否有效。 采用ENGT的快速减压比分析功能,可以分析获得需要附加的型钢。如下图所示: ENGT 墙剪压比分析 约束区附加钢骨的含钢率 由上图可加,若通过附加钢骨的方式调整剪力墙的剪压比,端部附加钢骨的含钢率部大部分构件均需提高到15%以上,因此,通过端部附加钢骨的方式解决剪压比的问题是不可行的。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结构设计][ENGT][超高层] 巨柱结构核心筒剪力墙优化(ENGT超高层应用案例7)

坚持实干、坚持实践、坚持积累、坚持思考,坚持创新。 To be continued…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试验][软件][科研] Loop Modifier v2019: Hysteretic Loop Modification Program[2019版: 滞回曲线修正工具]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新版软件已发布,移步这个页面:[试验][软件][科研] LoopModifier 2024: Hysteretic Loop Modification Program[滞回曲线修正工具 2024版] 更新这个Loop Modifier 科研小工具,之前读博士的时候做试验的时候写的小工具,一个辅助科研的小工具,主要用于滞回曲线修正。 程序图标 ( Program Icon ) 程序介绍 ( Program Introduction) 更新这个Loop Modifier 科研小工具,之前读博士的时候做试验的时候写的小工具,一个辅助科研的小工具,主要用于滞回曲线修正。 关于旧版软件可以在这个连接查看(http://www.jdcui.com/?p=9260),现在将这个软件做一下更细,功能更加强大。 (1)增加了输出EXCEL图表的功能,连Excel绘图的时间都省掉了。 (2)可以控制显示的区域,使科研人员可以在任意指定的区域修改试验波动的数据。 另外网站还提供了其他几款用于修正试验数据的工具: NoiseRemoval:http://www.jdcui.com/?p=15046 该程序主要作用是,修正试验数据中的噪声,适合那些许多波动试验数据曲线。 OutlierRemoval:http://www.jdcui.com/?p=14365 该程序主要作用是,剔除数据中的异常点,毛刺点,跳跃点。数据中的这些异常点及毛刺点通常是因为采集仪器信号不稳定引起的。 …

[工程][选波][地震波] 某8度区大底盘-多塔高层建筑结构选波案例(GMS选波系统-选波应用案例6)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持创新。 To be continued…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工程][选波][地震波] 某大底盘-多塔-高位连体高层建筑结构选波案例(GMS选波系统-选波应用案例5)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To be continued…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结构设计][钢结构][编程][工具]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轴压比计算及分析(Axial Load Ratio of Steel Plate-Concrete Composite Shear Walls)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程序图标 ( Program Icon ) 程序介绍 ( Program Introduction) 剪力墙厚度、钢板及轴压比分析,工程师的计算器。 陆续做些设计小工具,设计有意思。 程序界面 ( Program Interface )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资料整理] 本站混凝土单轴本构博文汇总整理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和材料本构相关的部分博文,做个汇总….. [1] [软件][更新][混凝土][科研]2019版 MCSR:Mander Confined Strength Ratio Calculator [2019版Mander混凝土约束强化系数计算工具] [2] [书]PERFORM-3D原理与实例 – 第3章 – 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单轴本构关系 [3] 混凝土受拉本构对结构动力时程分析结果的影响[The effects of the concrete tensile constitutive on structural dynamic time hisotry analysis] [4] [论文][Paper]基于试验的ABAQUS混凝土塑性损伤参数取值方法(Determination of Damage …

[软件][更新][混凝土][科研]MCSR v2019:Mander Confined Strength Ratio Calculator [Mander混凝土约束强化系数计算工具 v2019]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科研小工具,进行新的更新,做研究的小伙伴有需要的可以看看,忙完项目后更新。 旧版软件可以在这里查看:[软件][混凝土][科研][工具]Mander Confined Strength Ratio Calculator[Mander混凝土本构约束强化系数] 软件图标 (Program ICON) 引言(Introduction) 博文《Mander Confined Concrete Model 资料整理》总结了Mander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其中该模型十分关键的一个参数为约束混凝土的峰值强度fcc’。关于fcc’的确定,Mander模型原文(Ref. 1)给出的方法为:首先确定两个方向的约束系数,然后通过查图得到约束强度系数(Confined Strength Ratio),进而得到fcc’(博文《Mander Confined Concrete Model – Confined Strength Ratio [Mander混凝土本构约束强化系数]》也提到),不方便使用。 原文给出的约束强度系数(Confined Strength Ratio …

[软件][科研][更新][试验] 2019版 YPD: Yield Point and Ductility [2019版 YPD: 等效屈服点和延性分析程序]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YPD已更新至2024版,新版软件请看这个链接:[试验][软件][科研] YPD 2024: Yield Point and Ductility [等效屈服点和延性分析程序 2024版] 程序图标 ( Program Icon ) 程序介绍 ( Program Introduction) 软件根据构件或结构的力-位移骨架曲线计算的等效屈服变形、极限变形和延性系数。软件提供了3种常用的等效屈服位移计算方法:几何作图法、等能量法、R.Park法。方便研究而编写的小工具,特别适合于做实验研究的同学。 This program is used for evaluation of yield deformation , ultimate deformation and …

[科研][Tool][软件][试验] HLA: Hysteretic Loop Analysis Program [HLA: 滞回环分析软件-应用案例](科研也可以很方便!很有趣!)

实干、实践、坚持、思考、创新。 忙里偷闲,晚上下班休息时间,整理一下资料。 网友请教HLA的用法,于是我用这个滞回曲线做一个简单的案例,说明一下软件的使用方法。 关于HLA滞回环分析软件,可以查看这个链接:[科研][Tool][软件][试验] HLA: Hysteretic Loop Analysis Program [HLA: 滞回环分析软件] (1)将滞回曲线导入 (2)滞回曲线分析 点击分析,对滞回曲线进行分析,获得滞回曲线各个环及相应的参数,如能量,环面积,位移,割线刚度,等效粘滞阻尼比。另外,曲线分别对正半圈及负半圈进行分析,因此这个软件也适用于非对称构件,如T形截面的构件的滞回曲线分析。因为这个时候滞回曲线是正向和负向不对称的。更加合理的方法是正负向区别对待。 (3)查看分析结果 可以单独显示各个滞回环的形状 割线刚度曲线。由图可见,对于该滞回曲线,在大约第 50 个滞回环之前,割线刚度逐渐增大,之后割线刚度显著减小。可以预测,在50圈左右,构件进入塑性。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曲线。由图可见,对于该滞回曲线,在大约第 50 个滞回环粘滞阻尼系数突然增大。可以预测,在50圈左右,构件进入塑性。 第51圈的滞回环形状,几乎是一条直线,不耗能。 第57圈的滞回环开始包含面积,说明构件出现了明显塑性。 第67圈的滞回环包含的面积变得更大,形状像S形。 第85圈滞回环包含的面积变得更大,形状像转了90度的S形,形状不算饱满,而且靠近原点处力-位移曲线接近水平,可以推测在该位置可能出现较大的滑移现象。 总而言之,科研也可以很方便!,将数据以各种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后,科研也可以有趣。科研的乐趣就是在于不断挖掘事物背后的规律。痛苦于此,快乐于此。 HLA滞回环分析相关的博文 [01] [科研][Tool][软件][试验] HLA: …

[结构设计][抗震][笔记] 什么是规定水平力?

20180730写的标题,现在整理一下。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规定水平力是来源于规范的概念,主要出处: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3.4.3及条文说明 3.4.4、3.4.4-2 1)按国外的有关规定,楼盖周边两端位移不超过平均位移2倍的情况成为刚性楼盖,超过2倍则属于柔性楼盖。因此,这种“刚性楼盖”,并不是刚度无限大。计算扭转位移比时,楼盖刚度可按实际情况确定而不限于刚度无限大假定。 2)扭转位移比计算时,楼层的位移不采用各振型位移的CQC组合计算,按国外的规定明确改为取“给定水平力”计算,可避免有时CQC计算的最大位移出现在楼盖边缘的中部而不在角部,而且对无限刚楼盖、分块无限刚楼盖和弹性楼盖均可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处理;该水平力一般采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作用力,并考虑偶然偏心;结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控制验算时,仍采用CQC的效应组合。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3.4.5.1 扭转位移比计算时,楼层的位移可取“规定水平地震力”计算,由此得到的位移比与楼层扭转效应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规定水平地震力”一般可采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作用力,并考虑偶然偏心。水平作用力的换算原则:每一楼面处的水平作用力取该楼面上、下两个楼层的地震剪力差的绝对值;连体下一层各塔楼的水平作用力,可由总水平作用力按该层各塔楼的地震剪力大小进行分配计算。结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控制验算时,扔采用CQC的效应组合。 以上是规范的说明,比较明确的给出了 规定水平力 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简单说,规定水平力,就是为了计算结构的扭转位移比,评估结构的扭转性能而提出的一个虚拟的力。以下采用YJK的计算结果对规定水平力进行验算。 由上图可见,通过CQC楼层剪力相减可得到规定水平力,规定水平力,上大下小,而且规定水平力和CQC组合的楼层地震力差别十分大,CQC地震力比规定水平力大。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结构设计][规范] 什么是重力荷载代表值?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简单说,重力荷载代表值是与地震相关的,指的是地震发生时恒载与其他重力荷载的可能组合,同时用于产生计算地震作用的质量。 《高规》 4.3.6   《抗规》 5.1.3 条文说明 相关话题 ( Related Topics) [01]. [Tool] YJK(盈建科)桩荷载统计工具 [02]. YJK转PKPM出现“访问XX.jws发生未知错误”的解决办法 [03]. YJK(盈建科)的三处材料定义 [04]. YJK(盈建科)截面建模工具-快速导入 [05]. YJK1.7人工波功能测试 [06]. YJK地震波反应谱分析与地震波选取 [07]. YTP – A Pre Process Program for PERFORM-3D [YTP PERFORM-3D前处理软件] [08]. YJK(盈建科)显示截面功能测试 …

[结构设计][盈建科][方案][编程] YJK Multi-Model Compare: 基于盈建科的多模型参数优化比选工具 (超限助手)(方案优化比选)

实干、实践、积累、思考、创新。 程序图标 ( Program LOGO ) 程序介绍 ( Program Introduction) 基于YJK的多模型参数对比分析工具,主要用于前期结构方案对比。特别适合于复杂结构的前期方案优化比选。结构工程师方案分析利器。也算是 结构超限工具箱的  一员。 程序图例 ( Program Gallery ) 应用实例 ( Example ) 如下图所示,通过多模型对比可见,对于控制结构的第一周期,方案5最优,方案3/4/6/7/8次之,方案1/2/9/10效果最差。 PS. 算是辅助人工手动优化的一个工具应用吧。后面再给出基于有限元算法的优化。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

[结构设计][超高层][ENGT] YJK 斜墙位移角统计问题 (ENGT超高层应用案例)

            注释 ( Comments )   ( 如果您发现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邮箱:jidong_cui@163.com . 如果您喜欢这篇博文,请在上面给我 点个赞 吧! 🙂   🙂      ( If you found any mistakes in the post, please let me know. Email : jidong_cui@163.com. If you like this posts, …

[试验][软件][YPD] 等效屈服点和延性计算程序 YPD 出现 “Floating point division by zero” 的处理办法 (案例1)

好几个网友反馈在使用等效屈服点和延性计算程序 YPD (链接:[试验][研究][小工具][编程] YPD:Yielding Point & Ductility [等效屈服点和延性计算])时候,出现 “Invalid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 的错误,经过检查均发现是类似的数据格式输入问题,就统一在这里以一个例子做个说明吧。 (1)导入数据,点击计算,提示 “Invalid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 的错误: (2)检查导入的数据,发现数据的格式与软件自带的标准格式不同 (3)标准格式如下,第一行为标题行,软件读取默认略过 (4)按标准格式修改,补充上一行标题行,另外,原点如果是 (0,0)点,最好也补上 (5)再次导入按标准格式修改后的数据,然后点击计算,结果如下。三种方法的屈服点击曲率均计算出来了。 程序下载 ( Program Download ) [01] [软件][科研][试验] …

[科研][软件][试验][HLA][FAQ] 记录一个HLA滞回曲线分析软件出错的解决办法(Floating point division by zero)

问题介绍 ( Problem Introduction) 最近网友网友在使用 本站 的滞回环分析程序HLA(http://www.jdcui.com/?p=2216)时,遇到过这样的一个问题 —— 无效浮点数操作错误(invalid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之前的博文对此这个问题做了介绍:http://www.jdcui.com/?p=4252。但是这次的例子稍微有点特殊,因此再以这个新的例子作分析,介绍处理方法。 例子 ( Example ) 点击Import正常导入原始滞回曲线数据,如下图: 点击Analyze分析滞回曲线,提示 无效的无效浮点数操作错误(invalid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 仔细检查,发现之前的博文指出的问题:http://www.jdcui.com/?p=4252,数据前面也很少零点。仔细检查发现,由于试验数据是机器自动读取出来的,由于采点十分密集,导致在一些点处出现数据波动,如下图所示。当这些数据波动过多的出现在用户指定的(0,0)(F,D)点附近的时候,程序就会出现报错。 由于数据采集太密了,实际上结果分析也不需要这么密的数据,因此,可以利用 www.jdcui.com 提供的软件SkipLine: [Tool][软件] Extract data by skip specific amount of lines …

[结构设计][包络分析]BeamEvelopes应用案例:移动荷载下车道侧壁内力包络分析

车道侧壁与地下室外墙通过车道的楼板相连,将楼板等效成支座,则力会施加到车道侧壁。 车道侧壁的弯矩受力分析类似一个竖向的连续梁。考虑到车道板位置的不确定性,大部分车道板是倾斜的,为后期留点安全富余,因此需要考虑车道板位置的变化对车道侧壁受力的影响,即进行移动荷载的包络分析。一下分析均采用www.jdcui.com 开发的软件 BeamEvelopes 进行,具体链接:([软件][编程][开发][结构设计] BeamEvelopes: 连续梁包络分析工具(Continuous Beam Envelope Analysis Program)) (1)受力简图: (2)仅考虑荷载施加在跨中的弯矩图及剪力图如下: 由上图可见,跨中加载,以第一跨为例,最大弯矩为:3.304e+9,最大剪力为1.623e+6; (3)弱考虑集中荷载施在跨内位置可变动,求解弯矩包络图及剪力包络图如所示: 由上图可见,包络分析的结果,以第一跨为例,最大弯矩为:4.196e+09,最大剪力为3.114e+006;可见均比跨中加载大了很多,因此设计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谨慎考虑。 微信公众号 ( Wechat Subscription) 欢迎关注 “结构之旅” 微信公众号